注射


●什麼是羊膜.絨毛膜組織?在修復過程中的角色?
羊膜.絨毛膜組織來自母體胎盤,是最靠近胎兒的組織,提供胎兒養分與保護,富含285種生長因子(包含PDGF-AA、PDGF-BB、bFGF、TGF-β1、EGF等等)、細胞激素及趨化因子。
經過嚴謹的組織庫規範製成無菌的乾燥粉末,屬於生物活性組織基質,可用於:減輕發炎、減少疤痕組織、促進癒合。
經由與微量的生理食鹽水混合均勻後,透過適當的注射方式(超音波影像導引注射),可停留在受傷組織持續更長時間、吸引自體幹細胞靠近以治療病灶。
點我看更多(HS609043)
案例分享
六十餘歲的女士喜好接近大自然,平時與朋友們相約到處遊山玩水,爬山是每週固定的行程。近半年來,走平路時還好,但每逢爬山腳後跟就會疼痛,嚴重時連踩地都會痛,這問題困擾了她半年,一直找不到好方法,最近一個月症狀變本加厲,後來她來到骨科蔡依樽醫師的門診,做了理學檢查 及 骨骼肌肉超音波掃描,才找出診斷原來是跟腱炎 合併 跟骨後滑囊炎。
超音波底下可見跟腱附著處有白色的鈣化點,表示跟腱慢性發炎後合併鈣化。
另外在肌腱深處可見一包深色的區域,是跟骨後滑囊炎的位置。
這些問題跟久走、爬山有關,另外若穿著不適合的鞋子,鞋後跟剛好和腳後跟反覆磨擦,也會增加發炎的機會。
由於這問題已經困擾她半年,經過詳細討論後,骨科蔡依樽醫師為她進行超音波導引注射,在發炎的滑囊內注射微量類固醇,另外由於鈣化處仍有症狀,因此在跟腱退化處做增生注射療法,並教導居家自我復健動作。
病人注射前自我疼痛指數 5分,注射後症狀立即減輕,1週後回診,已完全不痛,自我疼痛指數 0分,又能跟朋友一起遊山玩水,解決了先前因為疼痛痠軟無法自在遊玩的窘境,病人對於治療效果十分滿意。
症狀
●喜歡爬山走路運動,半年來腳後跟痛,只要一爬就痛
●最近一個月症狀加劇,影響生活品質
診斷
1.急性跟骨後滑囊炎 2.慢性跟腱炎
治療
●超音波導引類固醇注射治療、增生注射療法、動作調整、居家復健
效果
●前言:
工商時代的來臨,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不自覺的造成肌肉緊繃,加上工時長、姿勢不良造成酸痛是常有的毛病,除了藥物及復健治療外,其實還有所謂的增生療法,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,同時可避免過多藥物造成的身體負擔,是治療酸痛雜症的另一項選擇。
●什麼是增生療法?
肌腱、韌帶(俗稱的筋)可能因為拉傷、扭傷、挫傷之後修復不全或強度不足,表現出長期酸痛、強度不足,進而影響工作表現、降低生活品質。
增生療法則是將促進修復的增生溶液注射到患部(通常為不等濃度的醫療級葡萄糖液 與 活性B12,或搭配PRP富含血小板血漿一同治療),藉由增生溶液獨有的特性,重新啟動修復機制,來達到修復的效果。